2024-08-21 00:23
近日,天津电视台《都市报道60分》《零距离》栏目分别对我院办理的一起保险诈骗案件进行实地采访报道。
▲高先生是某保险天津分公司的负责人之一,在公司整理的数据中,意外发现了一家汽车修理公司的车险情况异常,怀疑存在骗保行为。该汽车修理厂两年来有近300起事故出险,车险赔付金额近400万,且修理项目多是泡水、撞车、追尾,车辆单次维修费在1万元到20多万元不等。保险公司在客户回访中也证明了出险记录和实际事故情况根本对不上。
▲在调查中发现,该汽车修理厂的全部员工名下都注册了自己的汽车修理厂。经核查车险理赔情况,这些空壳修理厂跟涉案修理厂基本都有关系,主要作用是打掩护,从而走更多的车险。涉案修理厂包括老板在内的全部人员,无视保险规则,制造虚假事故骗取保险理赔金,就连日常消费也想方设法走个车险,俨然把保险公司当成了“提款机”。
▲根据修车员工的交代,骗取的保险理赔金由老板王某支配。涉案修理厂老板王某已60多岁,面对办案人员的询问,声称自己年纪大了,对骗保的事情并不知情,把责任全部推给了财务和修车的员工。办案检察官根据取款账户的提款记录调取取款凭证,找到了王某亲自签字取款的证据,又询问了大量车主,核实车主们将身份证和银行卡亲手交给了王某。在确凿的证据面前,王某最终承认了自己的犯罪事实。
▲经查明,犯罪嫌疑人王某以制造虚假交通事故的方法进行保险诈骗54起,涉案金额共计469万余元。南开检察院以保险诈骗罪、诈骗罪对王某及部分修理厂员工、车主提起公诉。最终,王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五万元;其他涉案人员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至五年不等,并处相应罚金。
车险本是“护身符”,却成为某些汽车维修企业和不法分子的“摇钱树”。制造车祸现场、尽量多报车损坏的部件、夸大车辆损伤、旧配件伪装新配件等是汽车修理厂骗保的常用手段,而“来钱快”、行业“潜规则”都是自欺欺人的借口,最终走上的是保险诈骗的犯罪道路。同时,车主和车辆驾驶员在处理事故时也要提高警惕,尽量避免将行驶证、驾驶证、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原件交给他人,不给骗保行为可乘之机。
Copyright © 2002 金年会 金字招牌诚信至上 版权所有 备案号:ICP备80708100号-8